1.清洁耳道
使用棉签轻轻擦拭耳朵周围的血液和分泌物,然后用消毒酒精或碘伏消毒。此方法可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2.抗生素软膏
将适量抗生素软膏涂抹于受影响区域,按医嘱频率和剂量使用。此类药膏具有抗细菌作用,有助于控制局部感染,加速创面愈合。
3.口服抗生素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抗生素种类及用量,在餐后服用以减轻胃部不适。通过抑制细菌生长来预防或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4.镇痛药物
如果疼痛较为剧烈,可在医师指导下短期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不适。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减轻因耳洞炎症而引发的轻微至中度疼痛感,但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5.避免接触水
保持耳洞干燥,尽量不要让其接触到水源,洗脸时可以用毛巾遮挡一下。因为耳洞湿润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方便细菌滋生,不利于病情恢复。
在处理耳洞流血流脓时,应避免用手触摸患处以防感染扩散。同时建议患者暂停佩戴任何耳饰,给予充足休息时间以助于耳洞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