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传播
性传播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当健康人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可通过生殖道黏膜微损伤处进入机体并繁殖。因此,建议使用安全套以降低感染风险。
2.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受污染的物体、器具等媒介进行传播,如共用毛巾、浴具等。支原体和衣原体可附着于这些物品上存活一定时间,在接触到破损皮肤或黏膜时即可引起感染。对于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并尽量避免使用公共浴室和卫生间。
3.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指母亲携带病原体经胎盘、产道或产后直接向胎儿传播。支原体和衣原体可在分娩过程中随羊水、分泌物等进入新生儿体内。为预防此类感染,建议孕妇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专项病原体检测,同时遵循医生指导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4.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入侵,包括支原体和衣原体。此时身体无法有效抵御外来侵袭,导致感染概率增加。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关键,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实现。
5.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污染等。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可能无意中将支原体或衣原体带入患者体内。为了减少此类风险,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
针对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建议女性进行尿常规分析、阴道分泌物培养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孕期宜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