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上脘穴作用和功效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咨询
上脘穴具有消食导滞、健脾胃、止呃逆、化痰湿、通经络等功效与作用。使用上脘穴时需注意适量,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1.消食导滞
上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通过按摩或针灸上脘穴来缓解积食、胀满等不适症状。
2.健脾胃
上脘穴属任脉,其腧穴直通于胃,刺激此处穴位可增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主治腹胀、呕吐、吞酸、噎膈、疳证、黄疸、水肿等。取本穴治疗上述病症时,一般用毫针刺入0.5~0.8寸深。
3.止呃逆
上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膈肌运动状态,从而起到止呃逆的作用。呃逆是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呃呃连声,声音急而短促,临床上表现为突发性的打嗝现象。患者可通过按揉上脘穴的方法进行缓解。
4.化痰湿
上脘穴位于胸骨下方,能够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痰湿的代谢和排泄。对于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痰多、喘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通经络
上脘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经常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如果身体存在经络不通畅的问题,可以通过按摩上脘穴来进行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脘穴不宜自行盲目操作,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对于有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患者而言,应谨慎使用上脘穴疗法,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4-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