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面瘫用电针灸的作用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面瘫患者可以通过电针灸刺激穴位来促进神经兴奋性增强、肌肉功能恢复、血液循环改善、水肿减轻、疼痛缓解等,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神经兴奋性增强
电针灸通过电流刺激穴位,引起神经冲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兴奋性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和面部肌肉活动。
2.肌肉功能恢复
电针灸可以调节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恢复肌肉功能。针对面瘫患者的治疗中,可选择合谷、地仓等穴位进行电针灸,以达到上述效果。
3.血液循环改善
电针灸能够刺激穴位,使血管扩张或收缩,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对于面瘫患者,可考虑在三叉神经分布区进行电针灸,如阳白穴、四白穴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水肿减轻
电针灸能促进淋巴循环,减少组织间液积聚,从而起到消肿的作用。若患者存在面瘫伴随面部水肿的情况,则可以选择迎香穴、颧髎穴等穴位进行电针灸。
5.疼痛缓解
电针灸通过电流刺激穴位,产生镇痛物质内啡肽,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对于因面神经炎引起的面部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翳风穴、听会穴等穴位进行电针灸。
在接受电针灸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面瘫症状。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以利于身体康复。
66
2024-02-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