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便长期不成形的原因及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便长期不成形可能与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等病因有关。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大便的形状和质量。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如细菌、病毒、食物过敏等。这些病原体持续刺激肠黏膜,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渗出,进而影响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可能导致大便性状改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精神心理障碍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常用药物有解痉药如阿托品片、山莨菪碱片等;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也可用于改善症状。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存在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动力异常或对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大便性状改变。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建议患者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同时可以考虑服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来缓解不适症状。
4.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指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此时食物不能被充分分解和吸收,可能会以不完全形式排出体外,形成不成型的大便。补充有益菌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口服益生菌制剂实现,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
5.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粘膜损伤后,乳糖酶缺乏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当摄入含有乳糖的食物时,身体无法有效分解乳糖,导致乳糖进入结肠并发酵产生气体和液体,引起腹部不适和腹泻。轻度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通过减少乳制品摄入量或选择低乳糖产品来缓解症状。严重情况下,需要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如乳酶生片、乳糖酶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粪常规、血常规以及大便培养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症状。
66
2024-01-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