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流
通过外科手术将脓肿切开并排出其内容物。此方法可以直接减少感染源及压力,促进愈合。
2.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注射用抗生素,通常为期数日至一周不等。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防止扩散至其他部位;但需监测药物敏感性及副作用。
3.局部清创
使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后,使用无菌针头刺破脓包并挤出脓液,然后清洁伤口。此举旨在移除坏死组织、减少致病菌数量并促进新组织生长;需保持伤口干燥以防二次感染。
4.皮肤外敷
选用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并按医嘱定期更换。这类药膏能够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辅助治愈轻度至中度软组织损伤;不宜用于严重开放性伤口。
5.静脉输液
若患者有全身感染征象,在上述处理基础上还需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该措施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成分及支持免疫系统功能;适用于重症或虚弱者。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自行挤压脓包,以免导致炎症扩散或引起继发感染。此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