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肿胀
外风湿性关节炎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出现免疫反应,导致滑膜炎症和水肿。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形成浆液纤维素渗出物,使关节腔积液增多而引发关节肿胀。外风湿性关节炎通常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等,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
2.发热
外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时,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的发生。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且可能伴随寒战、出汗不畅等现象。
3.疲劳
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疲劳感。这种疲劳感往往不是因为睡眠不足或体力活动过度引起的,即使休息充分也可能感到身体疲乏。
4.肌肉疼痛
外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导致肌酶升高,从而引起肌肉疼痛的症状。肌肉疼痛通常为全身性的,但也可能是局部的,取决于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5.皮下结节
外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免疫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皮下结节。皮下结节通常质地较硬,表面光滑,移动度小,常见于受压或摩擦部位。
针对上述不同症状,可以进行血液学检查、关节超声波检查以及X线检查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建议患者避免吸烟,减少酒精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