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敷
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患处15-30分钟,或将伤处浸入冷水盆内约20-30分钟。冷敷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继续渗出,缓解肿胀、疼痛等症状。
2.清创消毒
首先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周围皮肤,再轻柔地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清创消毒可减少伤口感染风险,促进愈合。避免盲目挤压破损水泡以防细菌扩散。
3.湿润烧伤膏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湿润烧伤膏于受损区域,通常每日2次。此药膏具有止痛、消炎作用,并能加速伤口愈合。但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4.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用手触摸伤口以防感染。预防感染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需密切观察有无发热、红肿等情况出现。
5.伤口保护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妆品或化学药品,以免引起二次伤害。良好的伤口护理有利于促进愈合并减少疤痕形成。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受伤部位不受摩擦或拉扯。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血液循环,延缓伤口愈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