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静剂
镇静剂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水肿和神经敏感性。此药物能缓解由中耳炎导致的耳部不适及疼痛,但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依赖性和耐药性。
2.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减少局部组织肿胀和缓解疼痛,通常口服或外用。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中耳炎引起的疼痛。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因此不宜长期使用。
3.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采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依据医师处方执行。中耳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选用适当抗生素可控制感染,从而减轻耳道压力和疼痛。疗程要足够长以防耐药菌产生。
4.鼓膜穿刺术
鼓膜穿刺术是在门诊条件下进行的简单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将液体从鼓室内取出。此措施旨在移除中耳积液以恢复听力和减少耳内压力差;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很好的效果。
5.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鼓室通气管置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完成,医生利用显微镜技术插入一小管子至中耳空间以改善通气。该手术目的是建立稳定且持久的中耳通气途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生积液或感染,并可显著降低耳鸣、耳闷及头痛的发生率。
在儿童患有中耳炎期间,家长应注意避免让患儿接触烟草烟雾,因为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咽鼓管黏膜,加重中耳炎的症状。同时,保持耳道干燥也很重要,洗澡或游泳时可用棉球塞住耳朵,防止水进入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