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质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导致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患者在检查前有过剧烈运动或者是过度劳累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尿液中出现少量的蛋白质,从而出现上述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严重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在适当休息后得到缓解。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由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或者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青霉素V钾片、氢片等药物治疗。
3、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指病原微生物侵犯肾盂以及肾实质引起的疾病,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患者会出现发热、尿痛、腰背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4、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指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可能是由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的一种疾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