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射部位红肿
由于个体差异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皮肤组织损伤,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红肿。可表现为注射区域出现红斑、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周围正常组织。
2.注射部位疼痛
主要是由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引起的不适感。可能伴随轻微到中度的持续或阵发性疼痛,影响日常活动。
3.局部肌肉麻痹
若患者选择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则可能会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使运动神经冲动无法传递给肌肉纤维,进而引发肌肉收缩无力或者瘫痪的情况发生。症状包括暂时性的咀嚼肌无力、下颌松弛等,长期未改善则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面瘫。
4.过敏反应
当机体接触致敏原后,体内会产生IgE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肥大细胞膜上的IgE受体相互作用,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常见症状有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等,重症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5.弥散性化脓性汗腺炎
注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可能是一种外源物质,这种外源物质被机体视为异物,会引起机体产生排异反应,此时会激活身体中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来对抗这种外源物质,这些免疫细胞在对抗的过程中会对汗腺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其分泌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引发上述疾病的发生。典型症状是腋窝、外阴及肛周多汗区出现持久性多汗伴臭味,有时伴有皮脂溢出,还可出现毛囊炎、疖肿、瘢痕形成等。
建议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