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艾灸十大功效作用好处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艾灸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调理脏腑等十大功效作用,但若需要进行艾灸,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指导。
1.祛风散寒
祛风散寒是通过艾灸特定穴位来达到目的。中医认为风邪、寒邪侵袭人体会导致身体不适,艾灸可温暖体表以驱散这些外邪。对于风寒感冒等引起的头痛、身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通过艾灸大椎、风池穴等穴位进行改善。
2.温经散寒
温经散寒主要是由于艾叶具有一定的温阳作用,而艾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虚寒体质引起的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患者可以对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
3.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因为艾灸能刺激经络和腧穴,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血液流通,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对于跌打损伤、肌肉酸痛等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选择三阴交穴、足临泣穴等穴位进行艾灸。
4.补益气血
补益气血是因为艾灸具有一定的温通作用,能够激发体内阳气,使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补益气血的效果。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通过艾灸中脘穴、神阙穴等穴位来改善症状。
5.调理脏腑
调理脏腑是基于中医理论中的“经脉学说”,即经络系统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艾灸某些穴位可以影响相应的脏腑功能,达到调理的目的。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可以选择中脘穴、下脘穴等穴位进行艾灸。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若为初次尝试,建议咨询专业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
66
2024-01-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