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牙齿为什么容易长牙结石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牙齿容易长牙结石可能是由于牙菌斑沉积、食物残渣滞留、唾液成分异常、长期吸烟、长期饮酒等病因导致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口腔环境不适宜,从而促进牙结石的形成。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的口腔清洁和治疗。
1. 牙菌斑沉积
牙菌斑是细菌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的薄膜,其中含有多种产酸菌和酶类物质。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口腔中的糖分产生有机酸,导致牙齿脱矿并形成牙结石。针对牙菌斑引起的牙结石,可采用机械性洁治法进行清理,如超声波洁牙机、喷砂洁牙等。
2. 食物残渣滞留
食物残渣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当这些物质长时间停留在牙齿表面时,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进而腐蚀牙釉质形成龋洞。对于由食物残渣引起的龋齿,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减少龋损的发生。
3. 唾液成分异常
唾液具有抗菌、抑菌作用,有助于维持口腔微生态环境平衡。如果唾液分泌量减少或者其成分发生改变,则会导致口腔内的pH值偏高,有利于致龋菌的生长繁殖。针对由唾液异常引起的龋病,可通过应用含氟漱口水来降低口腔内酸度,抑制致龋菌的活性。
4. 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能够刺激口腔黏膜,使其变得脆弱易碎;同时还能影响唾液的质量和流量,使得口腔内的环境更加适合细菌滋生。戒烟是预防由吸烟引起的各种口腔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病变者,可考虑使用激光技术进行去除。
5. 长期饮酒
酒精能促进唾液分泌,但同时也会影响唾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从而降低其对软垢的溶解能力。此外,酒精还会使口腔黏膜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建议患者平时尽量不要空腹喝酒,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消化道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接受相应处理。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清洁口腔,以减少牙结石的形成。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66
2024-04-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