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胆结石如何用艾灸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胆结石可以通过穴位艾灸、腹部艾灸、足三里穴、肝俞穴、胆俞穴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穴位艾灸
选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将艾条点燃后悬置于选定穴位上方微距处以使热量渗透至体内。此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及排泄功能;对于因湿热蕴结所致之肝胆结石颇具效果。
2.腹部艾灸
取适量艾绒置于专用器具上点燃,在下腹正中线上距离肚脐4横指宽的位置施灸。此处为气海穴所在位置,能够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从而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辅助排出体内的寒湿浊邪,对肝胆结石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3.足三里穴
患者平卧位或者坐位,屈膝成90°,找到膝盖骨下方凹陷处即犊鼻穴,从犊鼻穴往下推按至胫骨前嵴再向下3寸即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主治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病症以及虚劳诸证,因此可辅助缓解肝胆结石引起的不适症状。
4.肝俞穴
患者采取俯卧位,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5.胆俞穴
胆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在使用上述治疗方法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以免引起皮肤灼伤或其他不良后果。另外,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也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