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耳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耳结石可能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外耳道皮肤受损、慢性炎症、先天性耳道狭窄、长期游泳或潜水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
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是由于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这些分泌物在耳内积聚并干燥后形成硬块,即耳结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耳石后再进行清理。
2.外耳道皮肤受损
外耳道皮肤受损通常由挖耳朵过度用力引起,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和出血,血液凝固后形成耳结石。对于此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拉定胶囊预防感染。
3.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外耳道肿胀或狭窄,影响耵聍排出,进而促进耳结石形成。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4.先天性耳道狭窄
先天性耳道狭窄可能因为胚胎发育异常造成耳道结构先天性狭窄,导致耳垢排出不畅而堆积成耳结石。手术矫正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等。
5.长期游泳或潜水
长期游泳或潜水会使水温变化刺激外耳道黏膜,导致其分泌增多,如果不及时清洗,就会形成耳结石。患者可以通过佩戴专用耳塞的方式减少水进入耳道,从而降低发生概率。
建议定期清洁外耳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掘,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若耳结石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66
2024-04-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