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闭经可采取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乌鸡白凤丸、加味逍遥丸、益母草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组成,共研细末服用。每次取适量药粉,加水煎煮后分2-3次温服。此方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妇人月经不调、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时夹瘀块、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薄、脉沉细而迟等症状。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芍药养血柔肝;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茯苓渗湿利水;泽泻渗湿泄浊。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2.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组成,患者需要口服,一日2~3次。本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气滞血於所致的经闭不行有较好的效果。其中桂枝能通阳化气,又能助肾阳化气行水;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破血行滞消癥;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3.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鹿角霜、醋香附、法半夏、陈皮组成,患者需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本品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异常、病久虚弱者。方中乌鸡滋阴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鳖甲、牡蛎潜镇以制其动;桑螵蛸固涩止遗;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肺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天冬、地黄滋养阴液;川芎活血行气;丹参活血祛瘀;银柴胡退虚热;鹿角霜补肾阳;醋香附疏肝理气;法半夏燥湿和胃;陈皮理气和中。
4.加味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煨生姜组成,患者需要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本品具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的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栀子清肝火;薄荷少许疏肝;煨姜理脾和胃。
5.益母草膏
益母草膏由益母草组成,患者需要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本品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水量少、淋漓不净。方中益母草为君药,辛散苦泄,微寒入血分,活血调经,善治妇科各种瘀血阻滞之症。
在接受传统中医治疗前,应排除妊娠可能,以免因使用不当导致流产风险。建议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方案,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
1.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组成,共研细末服用。每次取适量药粉,加水煎煮后分2-3次温服。此方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妇人月经不调、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时夹瘀块、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薄、脉沉细而迟等症状。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芍药养血柔肝;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茯苓渗湿利水;泽泻渗湿泄浊。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2.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组成,患者需要口服,一日2~3次。本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气滞血於所致的经闭不行有较好的效果。其中桂枝能通阳化气,又能助肾阳化气行水;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破血行滞消癥;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3.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鹿角霜、醋香附、法半夏、陈皮组成,患者需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本品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异常、病久虚弱者。方中乌鸡滋阴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鳖甲、牡蛎潜镇以制其动;桑螵蛸固涩止遗;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肺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天冬、地黄滋养阴液;川芎活血行气;丹参活血祛瘀;银柴胡退虚热;鹿角霜补肾阳;醋香附疏肝理气;法半夏燥湿和胃;陈皮理气和中。
4.加味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煨生姜组成,患者需要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本品具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的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栀子清肝火;薄荷少许疏肝;煨姜理脾和胃。
5.益母草膏
益母草膏由益母草组成,患者需要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本品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水量少、淋漓不净。方中益母草为君药,辛散苦泄,微寒入血分,活血调经,善治妇科各种瘀血阻滞之症。
在接受传统中医治疗前,应排除妊娠可能,以免因使用不当导致流产风险。建议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方案,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