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导尿尿道损伤出血怎么办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导尿尿道损伤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管、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压迫止血
轻柔地清洁伤口后,使用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此方法通过物理压力帮助阻断血管通路,减少血液流出,适用于轻微表浅性出血。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口服或静脉注射。这类药物能增强凝血功能,防止因组织损伤引起的过度出血。对于导尿引起微小血管破裂造成的轻度出血有良好效果。
3.膀胱冲洗
将生理盐水或含有抗生素的溶液持续流入膀胱内并缓慢排出,每日数次。冲洗可清除坏死组织及细菌感染源,并有助于缓解因导尿操作引起的不适感。适合处理因导尿导致的局部刺激及相关并发症。
4.留置导尿管
通常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插入一根专门设计用于长期使用的软管至膀胱内部,在预定时间内收集并引流尿液。此举旨在提供稳定且连续的排泄途径同时减少频繁更换传统短型引流装置所带来的不便与风险。长时间存在上述状况时可考虑使用。
5.经皮肾镜取石术
该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X线监视下将细针经皮肤进入肾脏,取出结石。此措施主要用于治疗较大的肾结石,也可处理由于结石引起的尿道损伤。若存在相关病症,则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2-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