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频
由于病原体持续刺激尿道黏膜,导致泌尿系统出现炎症反应,使膀胱逼尿肌收缩频繁,进而引发尿频的症状。尿频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间醒来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且每次排尿量较少。
2.尿急
当患者存在慢性尿道炎时,炎症因子会刺激尿路黏膜,导致其敏感性增高。此时即使少量的尿液也会诱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从而出现尿急的现象。尿急通常伴随有尿意强烈的感觉,有时甚至会出现急迫无法控制的情况。
3.尿痛
慢性尿道炎会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发生感染,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引起疼痛感。尿痛常表现为排尿时感到刺痛或烧灼感,可能集中在尿道口附近。
4.尿道灼热感
慢性尿道炎是由淋球菌引起的尿道炎性疾病,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炎症细胞会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神经末梢并产生灼热感。尿道灼热感往往是在排尿后或者尿道被尿液冲洗时更为明显。
5.排尿困难
慢性尿道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压迫盆腔神经丛,进而影响到膀胱的功能,导致排尿困难的发生。排尿困难是指排尿时感觉费力或难以排空膀胱,严重时可能出现滴沥状排尿。
针对慢性尿道炎的诊断,可以进行尿常规、尿培养以及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为头孢克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以减少症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