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肾萎缩尿血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肾萎缩尿血可能是由肾动脉硬化、肾结核、多囊肾、肾炎、肾结石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动脉硬化
肾动脉硬化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影响其正常功能,可能导致肾萎缩和尿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降脂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
2.肾结核
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可侵犯肾脏而引起以形成空洞性病变为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当病灶破溃时,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此时可能会出现肾萎缩和尿血的症状。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3.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肾脏组织中出现多个囊肿,压迫正常的肾组织,随着囊肿增大,会导致肾实质逐渐被破坏,从而引起肾萎缩。当囊壁发生破裂时,则会引起尿血的现象。对于存在严重并发症且无症状的患者,通常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监测病情发展;而对于有明显症状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如囊液抽吸术、去顶术等。
4.肾炎
肾炎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双侧肾脏弥漫性损伤,肾脏固有细胞发生炎性改变,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高,蛋白质随之从尿中排出,蛋白尿又会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引起水肿。若肾炎持续未得到控制,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导致肾萎缩的发生。此外,在肾炎活动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也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的情况。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环磷酰胺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来改善病情。
5.肾结石
肾结石是指晶体物质从尿液中析出并沉积于肾脏,属于上尿路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伤黏膜,就会引起血尿。如果肾结石长期存在并且没有及时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对肾脏造成持久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肾萎缩。对于肾结石直径小于6mm且无梗阻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促进结石自行排出;若是结石体积较大,则需配合医生通过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针对肾萎缩伴随尿血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66
2024-01-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