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源性细菌污染
由于外部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泌尿系统,导致局部炎症和感染,进而出现白细胞升高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尿道炎
尿道炎是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会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此时为了抵御病原体侵袭,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白细胞到受损区域。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尿道炎,可遵医嘱选用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膀胱炎
膀胱炎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细菌入侵、化学刺激等,使膀胱壁受到损伤,导致膀胱发炎水肿,继而诱发排尿异常。当膀胱发生炎症时,其黏膜上皮通透性增加,使得中性粒细胞从血液中游出至膀胱组织间隙中,因此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的现象。对于急性单纯性膀胱炎,通常采用短程疗法,在医师指导下口服呋喃妥因、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即可治愈。
4.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肾脏盂部以及肾盏黏膜的炎症反应,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致病菌多数为大肠埃希菌。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引起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刺激白细胞升高以对抗感染。若是复杂性尿路感染,则需住院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例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5.输尿管炎
输尿管炎是指输尿管黏膜发生的炎症,常见于女性,可能与尿路梗阻、结石有关。输尿管黏膜受炎症因子刺激后会发生充血、肿胀等情况,从而引起疼痛、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还会伴随白细胞增高。若考虑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需要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尿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耐药菌株。还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但要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