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膀胱炎为什么吃了药还是会经常尿频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膀胱炎患者服用抗生素后仍尿频可能是因为细菌耐药、药物剂量不足、用药不当、膀胱容量减少、膀胱结石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导致尿频症状持续存在。建议患者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1.细菌耐药
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敏感的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针对耐药菌株可以考虑更换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治疗。
2.药物剂量不足
如果患者没有按照医嘱足量服用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达不到有效杀菌水平,无法彻底清除感染。确保按时按量服药是关键。例如,环丙沙星通常需要口服0.5g/次,每日两次;左氧氟沙星则为0.5g/次,每日一次。
3.用药不当
选用的药物可能不适合特定类型的膀胱炎,或者未覆盖所有潜在的致病微生物。确保正确使用处方药物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复杂性膀胱炎,医生可能会开具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以覆盖多重耐药菌株。
4.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炎可能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活动或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引起频繁排尿现象。针对此原因引起的尿频可遵照医师意见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片、托特罗定片等来缓解症状。
5.膀胱结石
膀胱内存在结石时会对壁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对于膀胱结石一般采用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术进行处理。
除了药物治疗外,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排泄,同时避免摄入酒精和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以免加重膀胱刺激症状。若持续存在尿频症状,应尽快复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2-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