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部热敷
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放置于患儿耳廓周围,或者局部加温装置进行加温。通过提高温度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但需注意避免水温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2.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相应剂量的抗生素治疗。此措施针对细菌性中耳炎有效,旨在控制感染状态;对于非细菌性中耳炎则无效且可能加剧病情。
3.鼓膜按摩
轻柔地用手指从外向内旋转式按压耳屏前下方区域,每日数次。此方法有助于改善耳道通气及分泌物排出,对缓解积液有帮助作用。
4.头位引流
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姿势,患耳朝下,头部向前微倾,使耳内分泌物流出。此举有利于降低耳内压力差异,从而减少液体积聚现象发生概率。
若上述措施效果不佳或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加重,则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此外,在家护理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耳部情况,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品,保持耳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