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子宫内膜增厚中药治疗偏方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子宫内膜增厚中药治疗可采取丹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益母草膏等药物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丹栀逍遥散
丹栀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丹皮、栀子组成,水煎服。此方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调经的功效,主治肝郁化火所致胸闷胁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干咽燥、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子宫内膜增厚引起的月经不调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2.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牛膝、川芎组成,加酒、醋各半盏同煎。本品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瘀血内阻证。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川芎活血通络;枳壳、桔梗行气宽中;配以生地滋阴清热;柴胡疏肝解郁;佐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
3.温经汤
温经汤由吴茱萸、当归、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水煎服。本方重用吴茱萸为君,取其大辛大热,善能暖肝温经止痛,且能引气血下行,以下利冲任滞逆。臣以当归、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佐以人参、生姜补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使以桂枝、阿胶温阳化瘀,既助吴茱萸温经止痛,又防其伤阴动血;并用麦冬滋养心肺,以防温燥太过而劫液;半夏降逆和胃,以防辛燥药物耗伤津液。全方配伍,阴阳兼顾,补中有泻,攻守相因,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切于妇科冲任虚寒兼有瘀滞者。
4.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组成,上药等分,杵为细末,每服二钱至三钱,温酒调下。本方具有养血健脾,利湿化浊的作用,主治妇人妊娠后腹痛、胎动不安,以及产后恶露不尽,小腹疼痛,脉弦涩。方中重用当归养血和血,使血充则胎有所养;辅以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使湿邪去则胎有所载。诸药配合,共奏养血健脾,利湿化浊之功。
5.益母草膏
益母草膏由益母草为主要成分制成,患者可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益母草膏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血瘀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经水量少、经期延后等情况。方中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入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是该方的君药。
针对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除上述传统中药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戊酸雌二醇片、左炔诺孕酮片等进行针对性处理。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66
2024-02-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