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腹水可采取艾灸足三里穴、艾灸三阴交穴、艾灸关元穴、艾灸水分穴、艾灸气海穴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处,在医生无菌操作下将特制艾条点燃后悬起灸于穴位上方约3cm处施灸,每次可灸15-20分钟。此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主治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腹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艾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踝尖上4横指处,胫骨内侧缘后方,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菌艾条对穴位进行温和刺激,每次可灸15-20分钟。本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之所,故名三阴交,长期坚持艾灸此穴可起到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从而辅助减轻腹水的症状。
3.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操作下用无菌艾条悬灸此穴位,每次可灸15-20分钟。此穴属任脉,位于丹田部位,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能够补肾固精,调节内分泌功能,对于腹水引起的不适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4.艾灸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肚脐上
5.艾灸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穴位均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后果。此外,若患者出现腹水,应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腌菜、咸鸭蛋等,以减少水肿的发生。
1.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处,在医生无菌操作下将特制艾条点燃后悬起灸于穴位上方约3cm处施灸,每次可灸15-20分钟。此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主治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腹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艾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踝尖上4横指处,胫骨内侧缘后方,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菌艾条对穴位进行温和刺激,每次可灸15-20分钟。本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之所,故名三阴交,长期坚持艾灸此穴可起到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从而辅助减轻腹水的症状。
3.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操作下用无菌艾条悬灸此穴位,每次可灸15-20分钟。此穴属任脉,位于丹田部位,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能够补肾固精,调节内分泌功能,对于腹水引起的不适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4.艾灸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肚脐上
5.艾灸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穴位均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后果。此外,若患者出现腹水,应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腌菜、咸鸭蛋等,以减少水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