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瘘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肛周脓肿、外伤感染等原因形成的。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肛瘘是由胚胎发育时肛门发育不良或者发育不全导致的,通常在肛门处会形成一个或多个瘘管,会出现排便时有脓液流出,部分患儿还会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如果患儿症状不严重,可不进行特殊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等。
2、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和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是细菌感染,主要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的皮下红肿、疼痛,排便时有脓液流出。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能够缓解症状,还可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如果出现局部脓肿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如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疗法等。
3、外伤感染
如果婴儿肛门受到外伤感染,可能会形成肛瘘。如果是低位的肛瘘,一般通过手术治疗,如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等,能够将脓肿切开,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是高位的肛瘘,则需要采取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疗法等,能够将脓肿切开,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克罗恩病、肛管外伤感染等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以免病情恶化,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