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胃贲门癌的原因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胃贲门癌的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量饮酒、吸烟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胃内生存和繁殖的细菌,其产生的毒素可导致胃黏膜炎症、损伤和细胞DNA突变,增加癌症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通过联合使用抗生素来清除这种病菌,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保护层受损,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作用,进而促进癌变。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剂量或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替代布洛芬等。
3.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遭受持续损害,可能导致局部细胞过度增生以修复受损组织,若增生失去控制则可能发展为癌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胃复春片、猴头菇提取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胞过度增生的作用。
4.大量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乙醛,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可以破坏DNA结构,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戒酒是预防酒精相关健康问题的关键,对于已经出现贲门癌者更为重要。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可以刺激胃黏膜,导致细胞DNA变异,从而增加患贲门癌的风险。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戒烟。
针对胃贲门癌,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烫或腌制食品,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
66
2024-01-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