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癔症怕针灸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癔症怕针灸可能是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暗示性人格特质等多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症状通常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对疼痛的认知、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对针灸的恐惧程度。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可能需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非直接对抗恐惧的方法来缓解其对针灸的恐惧。
2.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癔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若亲属患有癔症,则后代患病风险增加。对于存在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评估,以早期识别并干预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如个人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可影响个体对某些医疗实践的态度和接受度。为了减少此类因素造成的干扰,在实施针灸前应向患者提供充分信息并解释相关过程以减轻紧张感。
4.暗示性人格特质
暗示性人格特质指个体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而改变自身信念或行为模式。这种特性使得患者在接受针灸时更容易被医师的操作方式所引导。因此,在为这类患者进行针灸时,需特别注意言语表达及肢体语言以降低其紧张程度。
建议患者可以尝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练习或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以帮助减轻针灸时的焦虑反应。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阿普唑仑进行辅助治疗。
66
2024-01-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