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丘疹
非大疱性脓疱疮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炎症反应会刺激局部组织产生异常增生形成丘疹。丘疹通常出现在受损的皮肤表面,有时可伴有红晕。
2.脓疱
脓疱疮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者混合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类物质会导致毛囊周围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形成脓疱。脓疱可能分布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3.结痂
当脓疱疮受到细菌感染时,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生炎症反应,炎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巨噬细胞使其吞噬并消化掉坏死的细胞和周围的组织液,从而形成结痂。结痂通常位于丘疹或脓疱的中心区域,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
4.瘙痒
由于皮肤受到了炎症刺激,此时会产生较多的炎症介质,而炎症介质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的作用,还会使神经纤维敏感度增高,因此会出现瘙痒的症状。瘙痒感一般较为轻微至中度,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体差异以及皮肤受累范围。
5.疼痛
疼痛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的局部组织水肿和神经受压所致。疼痛通常为轻到中度,但在丘疹或脓疱破裂后可能会加剧。
针对非大疱性脓疱疮,建议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类型,必要时还应进行真菌检查。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局部抗感染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