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心率130次/分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判断。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是正常的。如果是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则是不正常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宝宝在睡觉时,房间温度过高或穿的衣服过厚,可能会导致宝宝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从而出现心率加快的现象。此时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可以通过降低房间温度或减少衣物等方式进行改善。
2、发热
如果宝宝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此时会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出现心率加快的现象。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手心、脚心、腋窝等部位,有利于达到降温的作用。如果体温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如果宝宝经常吃含碘量过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宝宝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食量增加、容易激动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含碘量过高的食物。
4、心肌炎
如果宝宝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心肌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也会导致心率次数出现异常,还会伴随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如果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心率加快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介入治疗如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开胸手术等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多注意宝宝身体状况,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