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是什么

刘海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当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时,会导致血小板被破坏加速,从而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等。此外,由于长期贫血可能导致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为了确定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活检以及抗核抗体检测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排除其他潜在的血液疾病。对于轻度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监测即可。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例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66
2024-08-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