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缺血性心脏病

郝宝顺 副主任医师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当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并狭窄时,会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长期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从而引发心脏功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手臂或颈部。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可以通过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评估。这些检查可以检测到心肌缺血的存在以及血管狭窄的程度。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介入治疗则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预防和控制缺血性心脏病的发展。

2024-09-06 14:28 举报
心脏病 就诊必看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5000 —— 18000元)
就诊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相关检查:
相关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上海不孕不育医院 贵阳眼科医院 长沙妇产科医院 贵阳肿瘤科医院 青岛天道中医医院 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 昆明曙光医院 济南白癜风医院 上海皮肤科医院 长沙性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