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如何治

陈芬荣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可通过饮食调整、白蛋白输注、免疫抑制剂等措施进行治疗。
1.饮食调整
建议低盐、高蛋白饮食,如增加鱼肉、鸡蛋等摄入量。减少钠离子吸收有助于降低肠道水分丢失,而蛋白质补充可帮助维持血浆容量。适用于轻度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患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2.白蛋白输注
通过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来提高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白蛋白是机体重要的运输蛋白,可以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防止体液过度流失。输注后能迅速改善症状。适用于严重脱水或因大量蛋白丢失导致循环衰竭的患者。
3.免疫抑制剂
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等药物调节免疫反应。这些药物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有效。适用于由自身免疫疾病引发的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也非常重要。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