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一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结膜刮片检查、细胞学检查、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检查才能确诊。
1、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结膜进行观察,观察结膜的颜色、形态、是否有分泌物、是否有结膜下出血等情况,从而作出初步的诊断。
2、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是指取结膜分泌物或者结膜刮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通常可以明确是细菌性结膜炎。如果发现有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通常可以明确是病毒性结膜炎。
3、血常规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还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通常可以明确是细菌性结膜炎。如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通常可以明确是病毒性结膜炎。
4、结膜刮片检查
结膜刮片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结膜的方法,可以判断结膜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5、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指在结膜囊内用无菌的注射器针头,将结膜上皮细胞或者角膜上皮细胞等取出,然后进行涂片染色,可以判断结膜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
6、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利用共聚焦原理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结膜的细微变化,比如结膜的血管、细胞形态等,可以判断结膜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眼部的卫生,避免频繁揉眼睛,以免导致眼睛不适的症状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