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在中医上称为痫病,中医认为痫病的发作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治疗以平肝潜阳、清肝泻火、补益脾肾、化痰祛瘀等为主。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1、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型痫病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数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平肝潜阳的方剂进行治疗。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黄芩、栀子、牛膝等药物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的功效。钩藤钩藤汤由钩藤、栀子、黄芩、桑白皮、杜仲等药物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的功效。
2、痰火扰神
痰火扰神型痫病患者可出现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黄连温胆汤、导痰汤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方剂进行治疗。黄连温胆汤由黄连、枳实、竹茹、陈皮、茯苓、胆南星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和中安神的功效。导痰汤由茯苓、半夏、枳实、陈皮、竹茹、陈皮、胆南星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
3、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型痫病患者可出现心悸易惊、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归脾汤、人参健脾丸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方剂进行治疗。归脾汤由白术、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
4、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型痫病患者可出现心烦、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脉细数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等药物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交泰丸由黄连、肉桂、川牛膝、当归、熟地黄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
5、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型痫病可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人参养荣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熟地黄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
建议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痫病发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