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两天便血,检查血和彩超都没问题,可能是因为胎便排出、肛门黏膜受损、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原因所致。
1、胎便排出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胎便没有及时排出,在排便时可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但在进行相关检查时,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出生后2-3天,胎便会逐渐排出,此时症状可逐渐缓解。
2、肛门黏膜受损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肛门部位的黏膜受到损伤,也可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但在进行相关检查时,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注意局部的护理措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3、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通常是因为维生素K缺乏,导致体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便血的症状。如果新生儿出血量较少,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K改善症状。如果新生儿出血量较多,则需要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通常是因为感染细菌、病毒等原因所致,由于炎症刺激,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便血、腹胀、腹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5、过敏性紫癜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会诱发过敏性紫癜,从而出现便血、皮疹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芦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新生儿出现便血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