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走长路走出水泡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可能是鞋子不合脚、走路过多、走路姿势不正确、脚癣、湿疹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查明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鞋子不合脚
如果患者穿的鞋子过小,鞋子和脚后跟相互摩擦,会导致局部出现水泡,同时还会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更换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再次摩擦患处,一般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吸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精、碘伏等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
2、走路过多
如果患者长时间走路,可能会导致脚后跟部位的皮肤过度摩擦,从而引起局部起水泡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走路,同时也可遵医嘱在水泡处涂抹炉甘石洗剂、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走路姿势不正确
如果患者在走路时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脚后跟部位的皮肤过度受到挤压,从而引起局部起水泡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走路姿势,避免用脚过度,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4、脚癣
脚癣一般是由于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一般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水泡、脱屑、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5、湿疹
湿疹主要是由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起水泡、红肿、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脚部的卫生清洁,勤洗脚,换洗的鞋袜要放到阳光下暴晒,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西红柿、鸡蛋等,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