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液感染阳性不一定就是败血症,还需要根据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降钙素原检查、血培养检查等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抽血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查,可以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升高,并且新生儿出现了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则可能是败血症。
2、C反应蛋白检查
C反应蛋白检查是一种炎症指标,主要是对新生儿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新生儿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如果新生儿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并且新生儿出现了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则可能是败血症。
3、降钙素原检查
降钙素原检查是一种蛋白质,是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和分泌,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情况。如果新生儿降钙素原检查结果显示升高,并且新生儿出现了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则可能是败血症。
4、血培养检查
血培养检查是一种通过抽取新生儿血液,然后进行培养,从而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情况的检查方式,如果新生儿血培养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则可能是败血症。
5、其他检查
新生儿还可以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脑脊液检查等,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新生儿的血糖、电解质等出现异常,则可能是败血症。
如果新生儿出现了败血症,家长需要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苄西林注射液、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给新生儿进行保暖,以免导致新生儿出现寒冷损伤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