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鼓室压力指的是中耳压力,中耳压力正常值为-30-50mmH2O,一般用鼓室导抗测试进行判断。临床上鼓室压力升高常见于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等疾病。
1、急性中耳炎
由于鼓室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导致中耳腔内出现炎症反应,使中耳腔内压力增大,患者会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外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于鼓室内有肉芽组织或者胆脂瘤的生长,会导致中耳腔内出现炎症反应,使中耳腔内压力增大,患者会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比如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
3、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内有积液,导致鼓室内压力增大,患者会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比如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等。
4、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是连通鼓室和鼻咽腔的管道,能够调节中耳气压,起到平衡中耳的作用。如果咽鼓管阻塞或者异常开放,会导致中耳气压异常,患者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手术治疗,比如鼓膜切开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
5、鼓室硬化症
鼓室硬化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耳疾病,其特征是鼓室内的上皮层和内皮层出现进行性硬化,使鼓室内形成一个小的腔。患者会出现耳鸣、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倍他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