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骨化一般在脊髓损伤后3-6个月内出现。
异位骨化是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的软组织形成的骨样组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软组织形成的骨样组织钙化,称为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可发生于脊柱、骨盆、髋部等部位,可引起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脊髓损伤后3-6个月内出现,可通过磁共振检查来确诊。
如果出现了异位骨化,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来缓解疼痛,还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滴剂、碳酸钙D3片等药物来补充钙质,促进骨质修复。如果患者出现脊柱压迫神经症状,还可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