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滴血量很大,可能和月经、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原因有关,患者需要根据实际的病因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月经: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现象,如果在此期间大便比较干燥,排便时可能会导致大便滴血,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
2.痔疮:如果患者有痔疮,在排便时粪便可能会刺激痔疮,导致便后滴血。情况轻微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栓、痔疮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痔疮的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进行切除。
3.肛裂:如果长时间便秘,并且排便次数过多,可能会引发肛裂,导致肛门部位出现一些红色的裂口,受到粪便的刺激,可能会出现滴血的现象,还可能会伴随肛门剧烈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也可以配合使用痔疮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
二、疾病因素
1.直肠息肉:存在直肠息肉的患者,在排便时,粪便可能会摩擦息肉,从而导致息肉破裂,出现大便滴血的现象,而且滴血时,血液比较新鲜,所以滴血量比较大。还可能会伴随腹泻、排便疼痛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2.肛裂:如果长时间便秘,并且大便干燥,可能会导致肛周皮肤发生炎症,引发肛裂,出现肛门滴血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瘙痒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进行治疗。
3.直肠癌:直肠癌的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会出现肿瘤破溃、出血的现象,所以会出现大便滴血的现象,也可能会伴随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后可以遵医嘱使用化疗的药物辅助治疗,比如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
4.其他疾病:出现大便滴血的情况也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素导致的,还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腹胀等症状。需要到医院通过血常规检查、腹部CT检查等方法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麻辣兔头等。如果通过治疗不能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