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针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打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也有可能会得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主要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一般是按照0、1、6的方案进行,接种三针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大部分患者会在接种第一针后,产生抗体,此时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力,但并不是说接种第二针后,就不会再得乙型肝炎病毒。
而且接种第一针后,机体内的抗体还并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机体内的抗体会迅速升高,接种第三针后,机体内的抗体会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会持续较高水平。
但需注意,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并不是百分百不会再得乙型肝炎病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也有可能会导致再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共用物品。如果不小心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