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107g/L一般属于轻度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巨幼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检查前饮水过多,或者进行了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增多,从而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血红蛋白的浓度偏高,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
2、慢性乙型肝炎
如果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引起慢性乙型肝炎,导致出现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3、巨幼细胞性贫血
如果患者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可能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致出现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皮肤发红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