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藓类皮肤病

吴剑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藓类皮肤病是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块、脱屑等症状。
藓类皮肤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角质层细胞增生异常,引起炎症反应。真菌通过破坏皮肤表层的保护屏障进入皮肤深层,引发免疫系统的应答反应,从而产生红肿、瘙痒等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经历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鳞屑、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水疱形成。这些症状通常会出现在暴露于潮湿环境或过度出汗的部位,如脚趾间、腋窝等。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直接观察,有时还会取样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此外,皮肤刮片检查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可以检测到真菌的存在。针对藓类皮肤病,一般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例如外用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等。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减少真菌感染的风险。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