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瘫痪病人长褥疮可以通过定期翻身、局部清创、改善营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1、定期翻身
长期瘫痪病人由于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导致皮肤溃烂、坏死。因此,建议家属定期给长期瘫痪病人进行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以免加重病情。
2、局部清创
如果病人长期瘫痪在床,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溃疡、坏死的情况。建议家属及时带病人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碘伏、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等药物进行清洗,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3、改善营养
如果长期瘫痪病人的营养情况较差,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加重病情。建议家属及时给长期瘫痪病人补充营养,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4、药物治疗
如果长期瘫痪病人出现了褥疮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褥疮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手术治疗
如果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清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家属应注意长期瘫痪病人的护理,避免出现压疮,如果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