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肝一般是指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一般是指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肝脏组织学表现不同。
1、发病原因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肝脏受损引起的一种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能与家族遗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等原因有关。
2、症状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关节疼痛、发热等情况。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情况。
3、治疗方式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醋酸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考来烯胺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5、肝脏组织学表现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及其周围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伴有肝细胞的损伤,可出现界面炎,甚至肝细胞坏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脏组织学上表现为胆管炎和小胆管损伤,可出现胆管扩张和胆汁淤积。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