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10个月大的宝宝睡觉打呼噜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睡姿不当、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家长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正常现象
由于宝宝比较小,鼻腔的黏膜比较柔嫩,如果宝宝睡觉时头部过低,可能会使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出现打呼噜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家长可以调整宝宝的睡姿,避免宝宝头部过低。
2、睡姿不当
如果宝宝在睡觉时,采取的睡姿不当,可能会使鼻腔受到压迫,从而出现打呼噜的现象。建议家长可以调整宝宝的睡姿,避免宝宝头部过低。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调整床的高度,来改善宝宝打呼噜的情况。
3、过敏性鼻炎
如果宝宝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性鼻炎,从而引起鼻塞、打喷嚏等症状,部分宝宝可能会表现为睡觉打鼾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缓解不适症状。
4、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发生病理性增生,并引起相应症状的疾病。由于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导致鼻腔通道变得狭窄,从而引起宝宝出现睡觉打鼾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宝宝腺样体肥大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比如腺样体切除术等。
5、感冒
如果宝宝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可能会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在炎症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从而引起打呼噜的现象。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着凉。
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