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确诊比较困难。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以心肌病变为主,通常可分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其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腺病毒等感染所致,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头晕、乏力等。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检查,一旦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而慢性病毒性心肌炎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所致,一般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