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打了一般不会感染狂犬病,但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局部疼痛、红肿、发热、头痛、乏力、恶心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
1、局部疼痛
狂犬病疫苗是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在注射后会刺激局部皮肤,从而出现疼痛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消失。
2、红肿
如果患者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后,不注意局部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碘伏、75%酒精等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
3、发热
狂犬病疫苗注射后,会在体内产生抗体,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但如果患者体质较差,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5°C。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4、头痛
部分患者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后,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但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2-3天后会逐渐缓解。
5、乏力
由于狂犬病疫苗属于抗病毒的药物,在注射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出现乏力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2-3天后会逐渐缓解。
6、恶心
由于疫苗会刺激胃肠道黏膜,部分患者在注射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当饮用温水的方式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注射疫苗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