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13个多月的宝宝不会走路是不正常的。正常情况下,宝宝在6个月左右会独自站立,8个月左右会爬,1岁左右会走路。13个多月的宝宝还不会走路,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由于缺钙、肌张力低下、脑瘫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由于平时锻炼较少,站立和走路的时间较晚,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家长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日常锻炼,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2、缺钙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就可能会导致机体缺钙,从而可能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肌肉无力等症状,出现13个多月还不会走路的情况。建议家长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鸡蛋羹、瘦肉粥、蔬菜泥等。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肌张力低下
肌张力低下是指肌肉松弛、肢体松软,阻抗力降低,一般与先天发育不良、脑部疾病等因素有关。如果宝宝存在肌张力低下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运动发育迟缓,出现13个多月还不会走路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进行康复训练。
4、脑瘫
如果宝宝在出生时,由于缺氧、感染等因素,导致脑组织受到损伤,可能会引起脑瘫,从而出现13个多月还不会走路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缺乏锻炼
如果家长平时对宝宝的照顾比较到位,没有适当进行锻炼,可能会导致宝宝缺乏运动,从而出现13个月还不会走路的情况。建议家长多带宝宝到户外进行运动,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