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检查中,第一项是指乙肝表面抗原,其偏高通常意味着该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抗原性。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如果该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偏高,则意味着该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这通常是因为感染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在不断地复制,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偏低,则意味着该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量相对较低,传染性也相对较弱。
乙肝表面抗原偏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项目,以便于明确病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可以不进行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饮酒、熬夜,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